老龙潭泉位于信都区浆水镇支锅石东面,泉水入浆水川,百姓称为浆水川的源头。道光七年《邢台县志》载:“老龙潭泉,支锅石东,自上注下,顷洞滉漾,东流为浆水川。”泉所在的具体位置属营房台村范围。
查《邢台县地名志》得知,浆水镇营房台村有战国时期营房遗址,故而得名,沿用至今。老龙潭泉的源头泉眼在营房台村西约5公里处,周围的山体形状类似于三座高高的石头山支着一口大锅,山岭称支锅岭。明代盘踞支锅岭长城,具体地址就在老龙潭泉源头附近与山西交界处。
这个老龙潭泉的源头泉眼流出的水往东流向了浆水川,绵绵延延,很多地段都能看到流淌的泉水。浆水川有一个景区叫“九龙峡”,九龙峡内的老龙潭瀑布就是这个源头泉眼流淌出来的水,这个瀑布在营房台村西约1.5公里处。从营房台村步行约20分钟可以到老龙潭瀑布,瀑布与老龙潭源头泉眼间的距离约3公里左右。
老龙潭泉形成的瀑布位于九龙峡核心景区的下游,海拔高度1500米,瀑布落差100余米,飞瀑从龙口喷出约5米,直泻于潭中,犹如巨龙从天而降,银花四溅,震耳欲聋,非常壮观。瀑下由于长期落水的冲击和地质变动形成罕见的前后两个石潭。后潭尚浅,前潭深不可测,双潭四周平整光滑,犹如一个巨大的宝葫芦。明代诗人李京曾作诗一首:“百丈悬崖万岭围,半天瀑布雨霏霏,日光水影碧空落,疑是春山上下飞”。在石潭前方侧面山崖岩壁上,由于自然风化形成酷似精心雕刻的“石塔”,附近并有“石鹰”“石龟”相伴。
老龙潭泉周围,由于远古冰川形成的峡谷全长约4公里,在雨季还可以看到成群的高山飞瀑。罕见的峡谷有9条,人们可以自由走动观赏的有3条。有“天井”“石瓮”“板山”等独特的形态,山体属于红砂岩地貌。老龙潭泉这个地方俗有“一脚踏两省,晋冀风光收眼底”之称。由于泉的浸润,当地水和森林资源丰富,原始森林覆盖率达86%,植被率达到96%以上。
当地人绘声绘色地给我们介绍说,这里还有一个龙王降雨救世的美丽传说。相传有一年,玉帝传喻四海龙王,积德不厚的地方三年不得降雨。当时老龙潭泉方圆百里内功德簿不厚,达不到降雨的资格,三年没有降过雨。司管布雨的龙王听到了这里一片哭声,看到大旱有饿死人的景况,担心人间生灵断绝,便悄悄向这里降了一场大雨。
玉帝得知后,把这个龙王罚在太行山已经干涸的老龙潭泉附近面壁思过,并在山壁刻下“龙王违规降下雨,当受人间千秋罪。要想重登灵霄殿,除非金豆开花归。”
这里的百姓听说后,既惭愧又感恩,感到特别对不起龙王,一时间共同出主意想办法。为了拯救龙王,大家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。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,人们正在翻晒黄澄澄的玉米种子时,突然发现玉米就像金豆,想到把玉米炒一炒,玉米开了花,不就是金豆开花吗?所以,家家户户就开始爆玉米花,在院子里设案焚香,供上开了花的金豆。这时,龙王看到百姓都在救他,便大喊“金豆开花了,马上放我!”
太白金星见状马上呈报玉帝。玉帝一看老龙潭泉附近居住的人们也懂知恩报恩,不约而同在积极做好事救龙王,有良心善根还算可以,家家户户金豆都开了花,再观察功德簿也增厚了起来,也拥有降雨资格了,就传玉旨,召回龙王。这位龙王因间接感化了百姓积德行善恩泽人间有功,玉帝降旨让他继续掌管行云布雨职责。从此,百姓爆玉米花供奉龙王的习俗便传了下来。已经干涸的老龙潭泉水也慢慢恢复了正常,再也没有断过水。
美丽的传说故事体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。而老龙潭泉水却实实在在为人们默默地做着贡献,清澈、充足、优质的泉水,使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。
|